片马口岸前半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 25 万吨 同比增幅领跑滇西口岸​

60 次浏览

作为怒江州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,泸水市片马口岸今年上半年外贸发展势头强劲。据昆明海关所属怒江海关统计,1-6 月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 25.3 万吨,较去年同期激增 168.2%;贸易额实现 4.8 亿元,同比增长 126.5%,在基础设施升级与政策红利释放的双重驱动下,这座中缅边境口岸正加速从 “通道节点” 向 “经济枢纽” 转型,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支点。

上半年的片马口岸货运通道上,满载缅甸锯材、矿产品的货车与装运国产机电设备、日用百货的车队往来穿梭,查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“以前受限于道路条件,雨季运输常中断,现在六片公路双向四车道通行顺畅,加上海关‘7×24 小时’预约通关,我们每月进出口量从去年的 2000 吨涨到 5000 吨。” 怒江联众进出口贸易公司经理杨明介绍,企业上半年进口缅甸锯材 1.2 万吨,同比增长近 50 倍,这得益于口岸 “硬联通” 的跨越式发展 —— 昔日茶马古道已升级为现代化交通干线,2025 年新建的边民互市场可容纳 3 万余人同时交易,彻底破解了以往 “货难进、人难聚” 的困境。

特色商品贸易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业绩核心支撑。进口端呈现 “资源类产品为主导、品类持续扩容” 的特点:上半年进口矿产品 1.1 亿元,同比激增 459.1%,其中铅锌矿砂凭借品质优势成为国内冶炼企业的重要原料;锯材进口 0.9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 50 倍,成为口岸进口第一大商品;依托中缅农业合作深化,玉米等农产品进口量达 8000 吨,货值突破 1 亿元,同比增长 58.8%。出口端则凸显 “民生品与工业品双轮驱动”:日用百货出口 1.2 亿元,覆盖缅甸克钦邦及周边地区的零售市场;机电产品出口 0.8 亿元,其中小型农机具、家用电器因适配东南亚农业生产与民生需求,出口量同比增长 81%,成为新的增长亮点。

业绩的跃升离不开 “软服务” 的精准赋能。今年以来,怒江海关紧扣怒江州 “口岸经济发展实施方案” 要求,推行 “提前申报”“顺势监管” 等便利化举措,依托 H986 非侵入式检查设备,将单票货物查验时间从 40 分钟压缩至 10 分钟,通关效率提升 75%。针对锯材、矿产品等大宗货物,创新 “分类查验 + 汇总征税” 模式,企业可按月集中缴纳税款,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40%。“海关还为我们开通了‘问题清零’专线,报关遇到的难题当天就能解决,上半年我们新增了 3 个缅甸客户。” 报关员李娜的感受道出了企业的获得感。

随着口岸能级持续提升,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。上半年经片马口岸开展业务的企业达 42 家,较去年增加 13 家,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 95%,成为沿边贸易的主力军。口岸周边已培育起木材加工、矿产品初选等配套产业,带动当地 200 余人就业,实现 “口岸通、产业兴、民生富” 的良性循环。怒江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推动片马口岸升级纳入国家口岸发展 “十五五” 规划,加快智慧口岸建设,深化与缅甸克钦邦的贸易合作,让口岸成为怒江州对外开放的 “黄金窗口”。

滚动至顶部